suncitygroup太阳集团



市场监管总局春季农资打假取得实效,减少农业生产损失近1036万元

     201836月 ,原质检总局部署各地质监部门围绕提升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确保粮食安全中心任务 ,继续深入开展农资打假“质检利剑”行动,严查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违法案件,切实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做出积极贡献。全国质监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17,880人次,检查农资产品生产企业8,591家 ,查办农资质量违法案件639起,涉案货值915.058万元 ,减少农业生产损失1,035.642万元。
  各地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农资打假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下乡活动 。各地质监部门对量大面广的农资产品开展免费检测 ,组织专家、技术人员,面对面向农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和识假辨假知识 ,现场受理农民举报。共进村17,786个,下乡入户56,281家,抽检样品10,936批次,现场快速检验2,286批次,组织宣传活动3,265次 ,发放宣传资料688,109份 ,接受群众咨询 、举报56,380人次 。安徽省质监局联合安徽省工业协会 、滁州市人民政府以农资打假,质量兴农为主题,开展咨询 、免费抽样检测、名优农资产品展示 ,向农民宣传选购农资产品技巧 、识假辨假方法和投诉举报途径等知识 ,并向部分农民和贫困户现场捐赠50。河北省石家庄市质监局联合名优生产企业,连续两年向山村农民捐赠配方肥,受到农民热烈欢迎,切实做到利农惠农。
  二是以、及其配件等产品为执法检查重点,严查质量违法案件。全国共检查生产企业3,777家,查办质量违法案件488起,货值713.8万元 。湖北省孝感地区汉川市查获一起伪造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复合肥料案,查获假劣复合肥料325吨,涉案货值金额56.6万元 。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查获一起销售标识不符合强制性标准肥料案,挽回农民损失60余万元。
  三是联动共治,促进区域农资产品质量提升。各地共确定、整治农资重点区域76个 。聚焦重点区域 ,约谈重点企业 ,整治与提升相结合 ,促进区域农资产品质量不断提升。贵州省将区域整治与品牌建设、质量提升工作有机结合,动员质量稳定 、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积极参加企业产品质量承诺工作,培育区域品牌,助推质量提升 。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针对在前期行动中反映出的部分产品有效含量不足与标识混乱等问题,继续指导各地加大执法力度,开展好秋季农资打假质检利剑等专项行动 ,更加有效地服务三农工作。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