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citygroup太阳集团



冬至已来春未远 2017年农药行业破冰在即

      农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产企业的环保责任不断增强,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逆势求变”是农药产业在当前呈现的鲜明特色。变化一:产业布局从弱小分散向资源集中转变。变化二:核心竞争从成本控制向研发创新转变。变化三:发展理念从粗放扩张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变化四:经营手段从单一竞争向全程服务转变 。

  农药产业经历了长足发展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和出口国 。但是近年来,世界粮食价格波动,全球农药市场出现下滑拐点,国内步入经济新常态 ,我国农药产业内部也面临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压力。本文从国内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 、农药产业变化趋势、国际农业及农药市场变革、农药管理新任务思路等角度开展分析研究。未来一段时间 ,农药产业将逐渐突破现有的营销和发展模式 ,实现新兴业态与传统方式的有机融合 ,两大主要趋势值得期待:一是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整合,在技术和资本支撑下,优势企业将在产品的基础上向全程延伸,整合产品 、技术服务 、品牌创造等各个增值环节 ,并通过全程无缝衔接实现价值倍增 。二是跨界整合,农药与、等其他农资整合,与金融等其他领域整合、与信息化等其他技术手段融合发展,极大拓展农药行业原有的边界,丰富市场经营的发展模式。

  农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产企业的环保责任不断增强 ,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难以持续。“逆势求变”是农药产业在当前呈现的鲜明特色。

  变化一 :产业布局从弱小分散向资源集中转变

  目前我国有农药登记的境内企业多达2100多家 ,其中原药企业675家,制剂企业2000多家;销售额1亿元及以下的企业多达1800余家,多数企业主营产品类别单一 ,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 。2015年国内制剂销售额前10名合计销售90.74亿元,国内农药使用市场总产值按照400亿元估算,市场集中度(CR10)只有23%左右,属于过度竞争行业 。多年来,行业多、散 、弱的特质显着。

  然而,这一局面正在呈现改观向好的趋势。一方面,农药国家队强势崛起,如中化集团公司整合沈阳化工、浙江化工和中化国际等 ,打造核心农药业务板块;中国化工集团先后并购安道麦、先正达等大型跨国企业,试水全球化扩张。另一方面 ,部分农药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迅速发展壮大 。2014年以来,利民化工、国光股份等公司已经成功上市,新农股份、山东绿霸 、颖泰生物、绿邦作物等也成功挂牌新三板。目前行业内上市企业已超过30家 ,一批成规模的农药企业迅速涌现 ,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农药生产企业从2011年的10家 ,增加到2015年的40家。其中,华邦颖泰、新安、红太阳 、扬农等本土公司跻身2015年世界农药公司20强(表1) 。

  辩证地看待近年来国内农药行业普遍不景气,预示着市场优胜劣汰的进程加速 ,行业兼并重组、优势资源集中、产业布局变革会成为行业发展新主线 。经历彻骨严冬后,整个行业才会在春天迎来更大的繁荣。

  变化二 :核心竞争从成本控制向研发创新转变

  着名国际农化咨询公司Phillips McDougall的报告提到,2014年仅六大跨国公司的研发投入便达到30.2亿美元,占销售额的6.8% 。而问卷调查显示(2013年)国内领先的150家农药企业,研发总投入只有32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例4%左右。在研发能力和资金投入上,国内外企业差距明显 。

  Phillips公司报告还提到,2010~2014 年之间,完成一种农药新成分创制需要的平均成本为2.8亿美元,时间约为11.3年 。到目前为止 ,国内农药企业基本没有单独完成这个级别研发持续投入的能力 。核心科技创新能力的缺失,导致多数企业只能依靠比拼成本控制 ,竞相杀价竞争。如除草剂草铵膦的市场价格 ,重蹈草甘膦之覆辙,从2015年的33万元每吨,一路下滑至今,勉强维持在11万。

  为了摆脱长期处于低水平竞争的窘境 ,国内农药产业向研发驱动转型倾注大量资源 ,并取得了初步成果。“十二五”期间,在科技部“绿色生态农药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的支持下,氯氟醚菊酯等15个农药自主创制新品种进入产业化阶段(表3)。氯氟醚菊酯 、噻唑锌、毒氟磷等3个品种取得了国内农药正式登记,四氯虫酰胺等10个品种取得临时登记,已上市的相关产品推广面积达7800万亩,累计实现销售额达9.1亿元。其中 ,氯氟醚菊酯实现了我国创制农药单个品种连续年销售额过亿元和年度销售额破2亿元的历史性突破 。

  此外,常规农药品种和中间体的绿色生产工艺开发、生产装备的集成化和大型化、工艺控制自动化、水基型剂型加工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应用于农药工业化生产。农药领域技术专家周曙光在工艺创新和节能环保方面多年潜心钻研 ,获得巨大成果 ,于2015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国内农药行业从生产制造向技术研发上游不断挺进的趋势不可逆转 。

  变化三:发展理念从粗放扩张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长期以来,国内农药产业的发展依赖于粗放式增长和产能扩张的速度比拼,热衷于一拥而上抢登、抢产火热品种,造成吡虫啉、阿维菌素、草甘膦 、乙草胺等主流农药品种已经呈现严重供大于求的状况 ,企业多少缺乏针对性的产品规划 。反观领先的跨国公司在产品布局上各有特色,先正达 、拜耳较为均衡,主推作物整体解决方案;巴斯夫的杀菌剂较为突出 ,当前主打产品有吡唑醚菌酯、氟环唑等;杜邦的杀虫剂表现抢眼,氯虫苯甲酰胺是其王牌;陶氏以除草剂为主,主推五氟磺草胺、吡啶类除草剂。靠不同领域的竞品差异 ,国际农化巨头有效避免了互相之间的过度竞争(图1)。

  国内企业在盲目扩张的同时,环保治理缺失现象较为突出。有研究对2005~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受理的农药项目进行统计,平均环保投资约占总投资的4.86%,而国外农药项目环保投资约占总投资的30%~40% 。不过有关情况在新《环保法》出台后有了显着变化。2014年两批草甘膦环保核查刮起整个产业的第一阵“环保旋风”;新《环保法》实施后 ,各地环保治理逐渐发力,多家农药企业领受巨额罚单;今年 ,经历两批中央环保督察,农药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有了显着提升。对于国内日趋严紧的环保要求,农药企业给予正面响应 ,集体“补课” ,积极推进新型环保农药项目、引入先进环保技术、自觉接受政策规划,搬迁实现“出城入园”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拼资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治理能力、拼可持续发展后劲,将成为面向未来农药企业需要锤炼的一项核心能力。

  变化四:经营手段从单一竞争向全程服务转变

  产品同质化、渠道赊欠成风、品牌缺失是目前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客观难题,导致多数企业陷入价格战的红海,难以自拔 。相比之下 ,国外企业在培育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更加注重从产品销售 、推广使用 、技术指导等方面提供一体化配套农业服务。

  近一两年在“互联网+”等信息经济的深刻影响下,国内企业在经营方式有了悄然变化。农药产业在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盈利增长点等领域涌现出新的实践案例,一大批新型农药综合服务主体脱颖而出,如农一网、田田圈 、蜻蜓农服 、田园飞防 、安飞客、农医生 、农管家等信息平台,部分平台已初具规模。2015年,诺普信“田田圈”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农一网”营业收入也达到8 000万元 。农药电商、作物综合解决方案、无人机喷药、农资金融等多种新兴业态 ,给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极大丰富了农药产业链条,推动市场从产品销售单一维度向产业链全程服务的延伸。

  从发展态势看 ,变革才刚刚开始。全行业应共同努力,坚持以创新提升为前进动力,开放提升为换挡引擎,融合提升为道路选择,绿色提升为目标方向 ,管理提升为基础保障,共同谱写农药事业的新篇章。



XML地图